时尚电子频道 >> 触控类笔记本难当PC救世主

触控类笔记本难当PC救世主

口碑家电网  2013/12/18 0:00:00
分享到:

  PC厂商想借触控类笔记本救市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主流电子卖场时发现,尽管PC厂商不遗余力地加大推广,但消费者热度并不高。业内人士指出, 触控类笔记本或将与传统笔记本电脑一同步入消亡命运。

 

  厂商卖力吆喝

  连日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了中关村鼎好电子商城、朝阳门外百脑汇、顺电等京城主流电子卖场,发现联想、华硕、宏碁等各大品牌均有多款配备触控屏的笔记本电脑在售,价格从3500元到近万元不等,销售人员竭力向路过的消费者推荐此类产品。

  一位长期从事PC经销工作的人士介绍,触控类笔记本电脑已成为厂商营销推广的重点品类,目前在售的触控本以超极本为主,大约近七成的超极本配备了触控屏,而触控笔记本又包括了一些混合型的变形超极本,即号称平板与PC二合一。另外,非超极本中也有部分产品支持触控操作,但数量不多。

  数据显示,在各大PC厂商中,尤以华硕对触控类笔记本的推广力度最大,其出货的笔记本电脑中有20%都配备了触控屏。在今年10月时,华硕曾一口气推出多款触控类笔记本新品,将宝押在了可变形的触控类混合笔记本电脑上。

  同样,联想、惠普、戴尔、宏碁等其他厂商也因看好触控类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前景,不断加大触控类笔记本电脑的比重,甚至不惜花重金砸广告扩大营销规模。

  通信世界网总编辑刘启诚指出,传统笔记本电脑的销量持续下滑成为常态,PC厂商开始添加了触控、变形等新元素到笔记本电脑上,来作为营销的噱头。从一定意义上说,厂商推触控笔记本电脑实属无奈之举。

 

  用户反应冷淡

  与厂商卖力吆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户对笔记本的触控功能并不“感冒”,大多数用户保持观望态度,甚至怀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

  在朝阳门外大街的百脑汇电子卖场内,一位宏碁电脑经销商透露,触控类的笔记本电脑销量并不理想,往往一天内卖出十台普通笔记本,触控笔记本最多能卖出一两台。

  随后,北京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普通消费者,获悉触控对用户来说并无太大的吸引力。其中,一位前来问询的张先生坦言称:“笔记本电脑能触摸屏幕操作,用起来感觉怪怪的,不太习惯。”而另一位李小姐则质疑:“我并没有从新添加的触控功能上感受到明显的好处。”

  对此,华硕电脑CEO许先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触控笔记本成长的速度并不快,国内用户大部分处于观望状态,他将这一问题归咎于微软Windows 8系统在视窗界面等改变过大,影响了用户习惯。

  然而,业内专家指出,微软Windows 8系统的“不给力”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娱乐功能上已基本替代了笔记本电脑,消费者对笔记本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受到局限。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触控对消费者来说已成为一个非必要条件。

 

  难挽PC颓势

  由于消费者的冷淡反应,触控类笔记本电脑正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消费者对触控操作的需求更多地停留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端,如娱乐、通讯、社交等领域,相反对笔记本的触控需求并不高,另一方面,随着平板电脑添加更多创新的功能,以及配合外接键盘等,对笔记本的替代作用越来越大。因此,触控类笔记本也很难担纲起挽救PC颓势的重任。

  除此之外,目前大多数PC厂商只是简单地将触控屏移植到笔记本电脑上,而并未深挖触控操作的细分市场,产品创新不足,造成触控类笔记本电脑难以对用户产生足够的吸引力,甚至不敌传统类笔记本。

  更有悲观人士提出,未来笔记本电脑将先于台式机消亡。笔记本电脑最初兴起之时,主要优势便是方便携带和移动办公,但是随着大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新设备的兴起,笔记本的便携优势已不复存在,未来笔记本电脑这种产品形式或将消亡,而平板电脑将全面取代笔记本电脑。

  北京商报记者 曲忠芳

来源:通讯数码周刊

标签
触控类笔记本难当PC救世主
发布:李维嘉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