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码频道>>智能设备利与弊 大数据下隐私是否安好无恙

智能设备利与弊 大数据下隐私是否安好无恙

2017/6/22 10:36:08 来源:家电网    作者:家电网 手机扫描分享
    

(口碑家电网-2017-06-22)

一切设备在物联网时代之下似乎插上了网络的翅膀,依赖于大数据之下的智能技术也在不断更迭,但智能化到来的同时也为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摄像头等高科技产品相继问世并不断得到普及,逐渐融入到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当中。虽然这些智能产品充分发挥科技价值,但也由于安全防范技术和安全防范意识等的不足使其尚存安全隐患等问题。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窥探着个人信息,加剧了信息外漏的可能性。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4%的人亲身感受到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相关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915亿元,可见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不但给社会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威胁到了其生命财产安全。

而最近智能摄像头的安全性相关问题频频爆出,据相关报道了解,在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开展的智能摄像头安全风险评测中,采集的40批次的样品中就有32批次存在质量安全的隐患。根据所调查的样品出现的数据传输未加密,初始密码是容易破解的“弱口令”等等问题容易导致用户监测视频外漏等情况发生。

智能摄像头受欢迎也有其自身理由,市面上的智能摄像头往往直接使用wifi联网,配有移动设备应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操控。而一些不法分子破解IP地址输入播放软件,将相关视频进行贩卖从中获利的行为对用户的隐私安全想必就构成了一种侵犯。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智能家居进入生活,智能设备是否也将化为窥探隐私的潜在摄像头?以智能电视机为例,默认状态下语音识别功能的打开将有可能导致用户的部分隐私和家庭对话被广播给第三方。同样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摄像头及其他设备容易被黑客远程控制,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之下,很有可能有人利用智能设备的种种漏洞做出不合时宜之事。

漏洞的存在的同时也使得地下非法产业链出现,非法的技术侵入到家庭生活当中,造成生活起居、个人银行信息、投资、证件资料信息的暴露,一定程度上会涉及刑事责任。个人信息的核心内容——个人的行踪轨迹,一旦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就已经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而截取家庭摄像头中的私密行为进行展示的,制作、传播到一定数量,就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如果传播者因此牟利,并达到一定数量,将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归根到底,非法摄像头入侵,隐私权和尊严等遭破坏,不仅反映出了当前智能产品在安全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更凸显了家庭网络安全意识的欠缺。智能时代自然无法拒绝,用户应当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更换密码及定期查杀病毒无疑可以提升使用智能设备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相关专家指出,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问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社会共治模式,通过产业界自律和他律,通过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多种手段惩戒、共治违法违规者,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情况出现。对于打着“大数据”旗号而行个人信息侵害之实的黑色产业链,应当不遗余力予以打击。

从本质上讲,智能摄像头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越多智能技术的应用,就会相应有越多滥用智能技术和相关基本隐私被暴露的可能。但针对用户隐私被侵犯的相关问题,不少产商也致力于开发智能家居安全设备,此类产品可将窃听者和黑客拒之门外,同时保障个人隐私安全。但无论是企业还是产商,有义务为摄像头行业的发展担起重任。

责任编辑:维塔

标签
数字家庭
智能摄像头
分享到:
下一页

关于我们 |网站招聘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智电科技 |商务合作:8610-56180475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