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屏时代面面观
几年前,一支手机彩铃曾在坊间唱火:“我赚钱了赚钱了……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移动联通小灵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如今,彩铃中那搞笑而揶揄的场景——两部手机、三个号码,正越来越普遍地发生在大多数人的身上。
除了人手一部的手机,平板电脑、超极本、电子阅读器、音乐播放器……不同的移动设备开始以多项组合的形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生活中的“多枪将”也越来越多了。
现象
■ 手机、平板、笔记本成标配
代表人群:新闻工作者
典型装备:华为P6+诺基亚1050+华硕Vivobook S400 +苹果iPad
作为一名记者,小林使用的是新上市的华为P6智能手机,但考虑到智能机的耗电量,他又配备了一部售价仅179元、被称为“待机神机”的诺基亚1050。由于经常外出采访,小林选用了轻便、快捷的华硕超极本;而工作之余,使用iPad玩儿游戏来打发时间。
■ 出门在外工作优先
代表人群:商务出差族
典型装备:黑莓9930+索尼三防手机L36h+E人E本T7
作为一家公司的高管,李先生使用的是商务人士喜爱的黑莓9930手机。后因经常去西部偏远地区出差,考虑到漫游以及当地较恶劣的气候,他又购买了一部索尼三防手机L36h。此外,在处理合同,以及公司内部文件时,需要本人亲笔签名,李先生还配备了一台有手写功能的商务平板T7。
■ 玩儿的是新潮和专业
代表人群:数码达人
典型装备:苹果iPhone 5+三星Mega 6.3+微软Surface Pro
对于小谦等数码达人来说,身边的移动终端已经精准到以屏幕尺寸来划分需求。4英寸的iPhone 5是“果粉”必备,用来打电话以及聊微信、QQ等。因平时还要评测、体验各种App应用,他选择6.3英寸的Mega。而看电影、玩游戏时则用10.6英寸的Surface Pro。
■ 随时随地拍照绘画与阅读
代表人群:文艺青年
典型装备:三星Note 2+诺基亚Lumia 1020+亚马逊Kindle Paperwhite
拍照、绘画、阅读是文艺青年的三大主要爱好。配有手写笔、色彩鲜艳的三星Note 2,像素达到4100万、可外接三脚架的诺基亚1020,都成为文艺青年小马信笔创作以及捕捉灵感的“利器”。海量内容的Kindle电子阅读器成为她入睡前阅读的“伴侣”。
■ 三大运营商号码通吃
代表人群:白领上班族
典型装备:苹果iPhone 4S+酷派5950
吴女士本是中国移动的老用户,单位又为她办理了一个天翼3G号。后由于家里安装了联通宽带,联通的宽带套餐中赠送了一个手机号码,可绑定固话,且资费较低,就这样吴女士新购置了一部酷派5950双模双待手机,加上已有的苹果iPhone 4S,正式加入“三枪将”行列。
观察
个体需求专业化
智能手机成核心
如今的移动终端种类繁多,价格从上千元到近万元不等。从文艺青年用于手绘的三星Note 2,数码达人不离手的Surface Pro,到阅读爱好者随身携带的Kindle Paperwhite。
一方面,单一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探索在持续进行;另一方面,移动设备的功用却越来越专业,人们娱乐、办公、阅读、绘画、听音乐等会选择不同的设备。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改变,移动终端开始瞄准更为精准的市场定位、主打小众人群的产品开始涌现。这促使终端厂商在细分市场各自圈地,锁定焦点用户群进行精耕细作。
然而,在各种各样的多屏组合中,智能手机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以智能手机为中轴线,从叫早的闹铃、地铁里看新闻、刷微博,到与同事领导的QQ、电话、邮件交流,再到午休打飞机、玩儿游戏、涂鸦,下班后找餐厅聚会……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最亲密的“伴侣”,人们基础的通讯、交流、娱乐需求均得以实现。
此外,随着多屏互动互通成为IT行业的大势所趋,智能手机作为人们使用最频繁的上网设备,也被业界普遍视为多屏互动的主要媒介。从智能手机添加更多交互功能,或者借助App实现与平板、PC、电视甚至可穿戴设备的互动,完整支持多屏互动功能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终端厂商推波助澜
全线产品占优势
消费者个人移动终端的多样化,除却身处多屏时代外,终端厂商的推波助澜不可小视。为了在移动互联网拔得头筹,大小厂商都使出看家本领,在硬件、软件等各方面全力火拼。
国产手机厂商,无论是第一梯队的“中华酷联”,还是第二梯队的魅族、金立、VIVO、OPPO等,拼杀异常激烈,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尤其在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硬件配置越来越高、价格却一再刷新底线,与此同时还把高配置的手机价格也一并拉到了3000元以内。显然,智能手机购买力门槛已不存在,几乎最低五六百元就能买到一部智能手机,这样人手一部或两三部手机也就成为正常。
洋品牌厂商的竞争同样激烈。老牌手机厂商诺基亚在高端领域寻求差异化,主打手机拍照。同时,诺基亚也并未放弃其擅长的功能手机,反而功能手机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其超长待机的优势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另外,惠普、联想、戴尔、华硕等PC厂商也是不遗余力,不仅推出了轻薄便携的超极本,而且还加大平板电脑的投入力度,推出了多功能合一的变形产品。
而苹果凭借独有的iOS系统使苹果iPhone成为满大街到处可寻的设备,三星靠全产业链优势不仅扩充了覆盖不同层次市场的智能手机阵营,而且在PC、平板、电视等领域同样强势来袭。
电信运营商博弈
合约手机补贴高
一人使用多个手机现象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博弈。运营商已成为智能手机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而三大运营商为抢夺3G用户,实施优惠的购机补贴话费政策,同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月套餐计划。套餐之外,又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推出多种话费包、短信包、流量包、漫游包等,用户面临的选择会更多。
三大运营商各有自己的优势,吸引到不同的用户群体。如中国移动用户数量大,用户对号码的忠诚度和黏性较高,这样很容易倾向于选择移动的合约机,即使购买不支持移动3G(TD-SCDMA)的苹果iPhone手机,用户也愿意插上中国移动卡来使用。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G网络——WCDMA和CDMA 2000,都是国际标准,技术较为成熟也完善,覆盖范围广,信号也较为稳定,电信辐射还比较小。同时,联通与电信都推出长途与市话合一的资费标准,成为出差工作较多用户的首选。
另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是宽带运营商,在家庭固定宽带业务中,两大运营商往往会采用绑定一款智能手机的方法,并给予了话费的减免与优惠。
三大运营商的种种举措,越来越具体化而且有强烈的市场针对性,加上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偏好是时常变化的,因此出现了许多人三大运营商号码“全吃”的现象。北京商报记者 曲忠芳
来源:通讯数码周刊